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

好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變淡的




好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變淡的?

這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改變答案的問題,目前我的結論是:隨著成長,我們要的東西​​越來越多,但是能力的增長卻越來越緩慢,甚至遇到瓶頸,於是就只能逐漸捨棄一些已經不那麼重要的東西,將資源和空間釋放出來,留給新的追求。

一個延伸的問題:一般而言,在追求友誼的時候,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?

尋求信任與被信任、同一個思想層面的交流、有價值的信息、幫助和支持、持續的善意與關心、有共同追求的同盟等等,不一而足。

類似的追求我可以舉出更多,但無疑這些追求不可能在同一個人身上實現。在不同的人生階段,我們對友誼的追求和判斷也不相同。

歸根結底,我們只是在追求這兩樣東西:一個願意滿足我的人,我將這個意願稱為“親密度”;一個有能力滿足我的人,我將這種能力稱為“互惠度”。

根據上述結論,我們來對照一下真實的生活。

在小的時候,由於活動範圍有限,通常我們的好朋友都是隔壁鄰居或者同班同學。而之所以會成為好朋友,原因也很簡單,兩人一起玩比一個人有意思多了。這時我們要的不多,基本上有人願意陪我們而年齡又相仿就滿足了我們的需求,況且選擇的餘地也很小。

隨著升學,我們要的東西​​漸漸多了起來,要成績、要競爭、要“大人的喜愛”。即使有無話不談的朋友,但是由於要花時間學習、準備下次考試,也不得不減少了彼此交流的機會。但假如我是個很聰明的小孩,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能有不錯的成績,或許就能夠花更多的時間來維持這段情感。

大學是一個過渡的階段,一般來說,這是最容易遇上終身好友的時期。我們的興趣愛好基本定型,對未來的方向有了大致的判斷,更重要的是——這個時候我們選擇的餘地已經變大了,可以開始對社交關係做出挑选和取捨,也明白了以前友情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到選擇範圍的限制。但讓​​我們不解的是,明明挑選朋友很慎重,大家對彼此的關係也非常重視,幾年之後,好朋友們之間的情感還是開始變淡了。

這時有人會得出結論:大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,交集變少,感情自然就淡了。

這個結論不能說是錯的,但其實再直白一點,它相當於是在說:我希望在某個領域做出一番成就來,你卻無法為我提供必要的人脈、資源、知識和經驗,而與和你相處帶來的愉快體驗相比,我現在更想要的是在事業上的成就,這對我更為重要。所以我不得不將原本與你交往的時間和精力,花在追求成功所必要的條件上。

試問,如此一來關係又如何不會變淡?那些被認為是由於道路不同而變淡的友誼,其實本質都是因為對方滿足我的能力降低了,即“互惠度”降低了,而雙方之間的“親密度”,本來就沒有多少,換句話說,其實我們真正的友誼深厚的好朋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。

心理學告訴我們,成為好朋友可以是因為見面頻繁、有相似的生活經歷和背景、有著共同的信念,甚至可以因為對方長得好看、品德高尚、樂於助人。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改變了,兩個人的友誼就有可能受到挑戰。更何況長大了的我們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價值觀,清楚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,開始嘗試捨棄一些不那麼重要的東西,好讓自己輕裝上陣。

很多時候我們追求友誼,其實是為了友誼所帶來的一些附加產物。當我們看到了這一點,也有了一些額外選項之後,追求利益最大化就變得無可厚非了。當然從本性上來講我們什麼都想要,但陳年的友誼就像小時候的玩具一樣,假如我足夠富有,能夠擁有一間很大的房子擺得下我所有的物品,一件也不用丟棄時,留著它們,興許偶爾可以拿出來把玩一下,回憶一下過往;然而一線城市的房價一平米幾萬塊錢,我又沒有足夠富有,同樣的付出我可以買最新的數碼產品取悅自己、買禮物送給領導爭取升職、參加培訓教育提升自己。

從這個層面來講,也可以​​說是價值觀毀了我們的友情。

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,是我們自身的局限:沒有足夠的能力、沒有足夠的時間、沒有超群的智慧,讓我們無法維護好所有的人際關係。

生物學家鄧巴研究發現,我們人類大腦皮層的能力上限是同時維護150人的社交關係——這就是著名的“鄧巴數字”。此外,人群聚集的地方會自然地形成階級,資源會流向上層,這種不均等就是另一個著名而神奇的“二八定律”。

所以在資源不均等、自身有局限的前提下,我們會下意識地將所有的社會關係分為三六九等,並用80%的時間和精力去與20%最重要的人們交往。此外,隨著資源的流動、自身定位的改變,每個人的社交價值一直都在發生變化,新人會替換舊人,好朋友會替換老朋友,走著走著就有人不見了。

原文連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